来护儿:
隋朝名将、荣国公,他早年投奔隋军,经常渡江侦察,积功升任大都督,后参与平定陈朝,因功进位上开府,后随杨素出任行军总管,率军赴江南平叛,他亲率数百艘轻船偷渡浙江,以奇兵突袭敌后,火烧叛军营垒,大破叛军,因功进位大将军,后屡建战功,隋文帝为了嘉奖他的功劳,特派画工绘下他的画像;后又三征高句丽,迫使高句丽王请降;他号称骁将,自幼便卓荦不群,任职期间,深得治下百姓爱戴。
来整:
隋朝著名将领,他骁勇善战,多次随从征伐,所向披靡,他善于安抚士兵,屡参与镇压农民起事,人民军多捷报频传,受到士兵和百姓传颂;他是荣国公、左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的第六子,仕至虎贲郎将,左光禄大夫,当时诸敌作歌说:“长白山头百战场,十十五五把长枪,不畏官军千万众,只怕荣公第六郎。
来周:
明代万历年间著名画家,他擅画山水,构图简洁,萧疏闲逸,意境清远,墨色秀雅,画风远学宋、元,近学杜琼,受“吴门派”影响;传世作品《山水图》轴,现藏常熟市博物馆。
来廷绍:
南宋王朝官员,为萧山长河来氏始祖,他曾结识比自己年长8岁的唯物主义思想家陈亮,经常在一起议论国事,多次促陈诣阙上书,提出改革政治、经济、军事的方案,均未被采纳;自此以后他晦迹读书,志益奋激;后和陈亮同中进士,当时的士大夫都说:“来、陈俱登第,恢复有期矣”,又结识了大词人辛弃疾,辛弃疾任浙东安抚使,他出任朝散郎直龙图阁学士;他曾在病中仍未忘怀故国,作《祗园临终诗》。
来知德:
明代理学家、易学家,诗人,是继孔子后,用象数结合义理注释《易经》取得巨大成就的惟独一人,故称夫子;他的太极图从昼夜交替与四季更迭模式,让我们了解了宇宙阴阳消长与阴阳循环的规律;他为邻里着想,不图虚名潜心学术,于万州求溪山中注《易》;后皇帝御赐“崛起真儒”匾额,以褒其贤,后世尊其为“一代大儒”、“崛起真儒”,建公祠以祀,他的《周易集注》被称为绝学。
来集之:
明末清初文学家、戏剧家,他年幼聪颖过人,就读于冠山西隐寺,弱龄即通五经、诗词,明崇祯十三年进士,官安庆府推宫,迁兵部主事,南明福王时官至太常寺少卿;南明弘光政权覆灭后,隐居倘湖之滨,课耕读以自给;他集之精于《易》,尤其工曲,又能词,词风慷慨悲壮,其《应天长 江东遗事》十首,赞颂明末抗清殉难的10位烈士,怒发冲冠,正气浩然。
来歙:
东汉名将、战略家,他为人英勇,为人真诚,言行一致,得到众多好评,曾打败过南越和朝鲜;后他袭击略阳,带领士兵夜以继日,砍树开山,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略阳,并拼死抵抗,为光武帝亲征打下良好的基础,使得光武帝大获全胜,又安定了陇右,让凉州的交通变得畅通,跟随刘秀南征北战,为刘秀建立东汉政权立下汗马功劳;他联陇制蜀,西和东攻的建议,确定了先关东、后陇蜀,由近及远、各个击破,统一全国的战略方针,这在中国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
来敏:
东汉末年将领,刘备取得益州以后,提拔他做典学校尉,后又担任太子家令,后被诸葛亮任命为军师祭酒,与蜀中众臣同领后方事务,孔明去世后被召回成都做光禄大夫,最后到了蜀汉末年,来敏97岁,寿终正寝,为三国时期第二高龄;他喜欢阅读书籍,精通《春秋左传》,尤其精于仓雅训诂,与孟光都以其宿儒学士见礼于世,官至执慎将军。
来济:
唐朝著名学者,他从小笃志好学,有文词,善于谈论,尤其通晓时务,唐朝廷时考中进士;唐太宗任命他为通事舍人,太子李承乾因谋逆被废,太宗命大臣讨论如何处理废太子,无人应答,只有他直言,提拔来济为吏部考功员外郎;后任命他为太子李治的司议郎,兼崇贤馆直学士,监修国史,并撰《晋书》;因反对立武皇后被贬,后西突厥部落进攻庭州,他统兵防御,不穿甲胄,率军出击,力战阵亡。
来光祖:
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,曾参加中国工农红军,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;他参加了平型关战斗、陆房突围、梁山战斗和淮海、渡江等战役,建国后,任华东军区海军副参谋长、海军舰队副司令员;他具有坚定的革命信念,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,他坚持原则,顾全大局,工作勤奋;廉洁奉公,团结同志,联系群众,不计名利,求真务实,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和我军的建设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