刑不上大夫,礼不下庶人。这个概念出自孔子家语《礼记·曲礼》篇:“国君抚式,大夫下之;夫抚式,士人下之;礼不下庶人。刑不上大夫,刑人不在君侧。”
夫子阐述的“刑不上大夫,礼不下庶人。”的字面意思就是:大夫是不用刑的,平民是必用用礼仪约束的。
平民没有资格受礼遇,大夫拥有特权不受刑。古代阶级分明,王公贵族享受特权这点从封建社会的“八议”这一宗旨便可看出,可从一个贯通古今的圣人嘴里说出这样一番话语,实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。
其实,这是一种曲解。这句话实为古代一种人性化的礼乐制度原则,不能以现在的角度去看。
关于“刑不上大夫”的解释,有两种说法:
一、士可杀不可辱
并不是说大夫权贵犯了罪可以不用刑的,古人讲究"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",(咳咳,也只是说说,没见过几个敢的),被处以刑罚的大夫权贵也不少,只不过还没给他用,他就先死了。
“刑不上大夫”是从古代犯法者的角度而言的:古人非常看重名誉和节操的,人之发肤,受之父母。刑法是一种侮辱父母的体现,大夫权贵的人身份是高贵的,更是是不应该犯法的。如果是犯了法也不应该受到刑罚的羞辱,应该先行自缢,免得受到羞辱,即“士可杀,不可辱”。这也是是一种对自己无能犯错而感到羞愧的表现。
所以就有了古代皇帝“赐死”一说,这也是最具有气节的一种死法了。皇帝赐你死,这是一种认同,说明你的贡献不少在乎你,让你死得其所。同时也显得皇帝仁慈。
二、大夫是品德高尚的人用不上
国君任贤选能,如果大夫做了犯法的事,说明这个人品性差,没有责任心。可这个士大夫又是皇帝选出来的,所以皇帝也是有错的。在他的臆想里面,皇帝是天子,是完美不会错的,所以皇帝走眼是不会出现的。
因此以大夫选拔肯定是有道德底线和责任心,品德高尚的人,所以这种人是不必用“刑”的。
所以,“刑不上大夫”并非说大夫是不必用刑的,而是说在孔夫子想象构造的世界里,是用不着对士大夫动用刑法的。
“礼不下庶人”又是什么意思呢?
“礼不下庶人”也并不是说平民是不必用礼仪约束的,而是说礼用起来有很多规矩,讲究穿什么衣,戴什么帽,很繁琐。老百姓要劳动,且平民没有贵族这样的物质条件,所以老百姓礼仪方面并不用严格要求。
“刑不上大夫,礼不下庶人”,这也是儒家的核心思想礼和仁的一大体现。“人人平等,不搞特权”的遐想固然难以实现,但我们真正需要的仅是维护阶级利益的一名裁判而已。